第四章 果断行动:如何摆脱懒惰、拖延和畏难

一些共鸣

威胁敏感-精神内耗

精神内耗的定义:把大脑和精力,都用来对付脑海中不自觉产业的想法。 分析: 大脑工作的两种模式

  1. DMN 模式:后台运行
  2. CEN 模式:中央执行网络,专注于某项任务时大脑处于的模式 一个精彩的比喻: DMN网络就像是星河,CEN网络就行是月光,它的光芒会遮挡住星光,成为脑内夜空的主体。

DMN网络为什么会以负面想法居多呢? 由于原始社会的生存环境恶劣,大脑对环境的威胁很敏感,因此会放大环境中的不利因素,导致威胁敏感。 但这种思维模式已经不在适用于现代社会了,对威胁过于敏感导致不敢行动,会错过很多机会,也就是放大风险,缩小收益。

抑郁性反刍 这是我经常性的状态,对这块深有感触。

无法从负面想法上转移,不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,以及如何做一些事情来改变现状。

  1. 遇到挫折:“我不行了”
  2. 平日反刍:“事情没搞定,是因为我不行”
  3. 这种归因不断的消解自己的自信心和控制感
  4. 遇到同类问题,由于没有自信更容易失败 这是一种典型的精神内耗。

提升大脑掌控力的方法

1. 掌握自己的思想

  1. 当出现负面想法时,告诉它“我知道了,我等一下再来处理,你先退下吧”。
  2. 将负面想法记录在本子上:
    1. 它是真实的吗?
    2. 发生的可能性大吗?
    3. 我有没有方法可以应对?
  3. 想清楚三个问题把其划掉,写下行动和想法。

2. 锻炼专注和感知能力

  1. 正念练习:将注意力专注于呼吸上,任想法自由来去,不要去特意的抑制想法。可以有效的抑制DMN的活跃。
  2. 五感感知:深呼吸,闭上眼睛,调动感官,去觉察“听到了什么”,“摸到了什么”,“尝到了什么”,“闻到了什么”,睁开眼“看到了什么”。

3. 主动引导DMN

利用碎片时间去思考。 什么是思考? 其实很简单,把之前看到的信息,在脑子里面过一遍,重新去回忆、提取和梳理。

4. 培养行动习惯

如果一件事情,想不到特别不去做的理由,那么就应该优先去做。 行动,是开启正向循环的第一步,行动之后发现原来恐惧的事情,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。

5. 最小行动法

  1. 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是什么?
  2. 去做 绝大多数时候问题都是纸老虎,戳破了也就不怕了。